■2008年,长沙提出了建设大河西先导区的战略构想,并以全新的理念成立长沙先导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控股”)作为先导区城市资源综合运营商,探索智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5年来,先导区通过完善投融资机制,由先导控股搭建城市建设运营、两型产业投资、金融控股和资本运作三大平台,示范带动,走出了一条由政府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因素开启新城智慧开发建设运营之路。
1.精确定位、科学规划
一是确定发展区域。在推进1200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生态环境及交通基础建设的同时,不分散财力,将先期开发重点集中在以岳麓山为中心100平方公里范围内,依托湘江和河西老城区规划建设了19.8平方公里的洋湖生态新城、6.7平方公里的滨江商务新城和14平方公里的梅溪湖国际新城一期。
二是科学规划。率先在全国按照“反规划”理念,编制实施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多规合一”。三是阶段实施。先导区新城建设开发以8年为期,分为三个阶段推进。
2.搭建平台,市场运作
先导控股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市场运作”原则,大力实施“一体两翼”(以“两型”产业发展为主体,以城市建设运营和金融控股平台建设为两翼)发展战略,突破了政府投融资平台过于依靠政府投资、过度依赖财政资金的瓶颈,走出一条有特色、可持续、多元化发展新路。
一是搭建城市建设平台,促进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高效融合。5年来,先导控股围绕一级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两大主营业务,以城市公共资源配套开发为延伸,正式进军加油站、CNG加气站等城市资源运营,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初步形成一二级联动的完整房地产产业链,逐步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城市建设品质化、资源开发项目化,聚集了一批优质资产。
二是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促进资产增值与产业升级互惠共赢。先导控股负责开发的滨江新城、洋湖片区已形成金融商务集群和总部经济集群,引入多个商业项目。同时,先导控股从自身实际出发,培育了交通、绿色建筑、文化旅游等产业。产业投资初步实现了产业促进与投资创收的双赢目标,为智慧城市创建过程中引入和培育相关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是搭建金融控股平台,促进外力驱动与内生增长良性互动。5年来,先导控股累计实现融资400多亿元,且融资周期结构合理,5年期及以上的中长期融资占到36.57%,综合融资成本约为6.73%,保障了(智慧)城市建设、产业投资等各项业务的开展。在多元融资方面,实现了向“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方式转型,共实现直接融资118亿元,2013年直接融资比例占到全年融资额的70%。在创新融资方面,发行的40亿元洋湖垸股权信托产品,创下全省信托产品单笔金额之最;成功发行18亿元企业债券;发行的5年期、20亿元中期票据,成为湖南首家成功发行中票的城投类企业;开展的6.5亿元、5年期管网融资租赁业务以道路管网为租赁标的,有效节约了公司的项目资源和抵押物资源。在战略融资方面。2008年以来,陆续与各大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洋湖、滨江智慧城市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2013年11月,先导控股与国开金融股权投资基金合作,其以投贷结合的方式入股湘江新城并提供25亿元低成本信贷资金参与湘江新城片区的开发建设,开创了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互动的良好格局,是土地一级开发模式的一个重要创新。其次,布局金融产业。积极争取省、市政府的支持,成功投资一批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湖南省首支保险机构的发起设立,初步进入银行、证券、保险联动等金融产业,为公司打造金融控股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再有,积极开展借壳上市。先导控股正积极开展借壳上市等资本运作,为未来融资打下坚实基础。5年来先导控股运行效果良好,累计实现经营收入220多亿元,上缴财税50亿元,实现利润20多亿元,储备的优质土地资产达1万亩,创造了用5年时间实现长沙同类型企业20年发展的“先导速度”。
3.规模投入,快速推进
坚持集中规模投入,完善综合配套。先导区在土地一级开发中,采取了在完成拆迁、道路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和高标准教科文卫公共服务配套后再出让土地的办法。这种开发模式,一次性投入很大。洋湖生态新城、滨江商务新城一级开发的投入达到每平方公里10亿元以上,初期一次性投入已分别达到100多亿元和190亿元。土地深加工也带来了大增值,投入产出是成正比的。坚持快速推进,以时间换空间。先导区加快资金周转,合理调度使用资金,避免资金沉淀,在尽可能短的开发周期完成建设任务,既大大节省财务成本,又形成了良好的市场预期,保证了产出的高效率。坚持产城融合,增强内生动力。5年来,先导区规划建设了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面构筑了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的产业格局和平台,实现了园区的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4.智慧建设,着眼“两型”
着眼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打造智慧新城。一是做好水文章。洋湖生态新城和滨江商务新城开发建设之前兼具城市泄洪功能。日处理规模12万吨的洋湖再生水厂作为长沙践行雨污分流、智慧化治理污水的“两型”社会建设示范性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MSBR 人工湿地”工艺,实现生物治污,并对污水处理厂水质水量等参数进行智能监控,出水作为洋湖生态湿地公园的景观用水和片区中水,实现污水零排放,较传统工艺节省成本1/3,已正式开始商业运营,日处理量约4万t/d,预计2016年可达8万t/d,到2020年,日处理量约12万t/d。二是做好节能环保的文章。先导区通过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城,使新城内单体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舒适性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三是做好智慧民生的文章。最后,优化交通组织,解决出行难题。
先导区在运作模式上,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在开发模式上,坚持“整体拆迁、板块开发”;在开发建设上,坚持“经营城市、注重产城融合”;在投融资体制上,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逐步推动智慧城市创建其它项目逐步全面开展,使智慧城市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来源:中国建设报)